五金衣架的历史
五金衣架的历史
五金衣架是由一个名叫艾伯特*帕克豪斯的工人发明的。当时他是美国密执安州的一家金属丝及小手工制品公司制作灯罩的铁匠,一天他生气地发现工厂衣帽间的挂衣钩已被全部占用,他气冲冲的拿出一段铅丝,弯成大衣肩部的形状并在上面加了钩子。这个发明被他老板据为己有并取得专利.这便是衣架的起源。
衣架是我国较早出现的一种家具,周朝开始实行礼制,贵族阶层对衣冠十分重视,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较早就出现了专门用来悬挂衣物的架子。各个朝代的衣架形式各有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春秋时期,横架的木杆,用以挂衣曰"桁",又叫"木施"。
五金衣架是用来搭披衣衫的架子,多放在家内床榻的一侧。《鲁班经匠镜》讲到有素衣架和花衣架两种,外间较为少见。
当时的衣架与现在的衣架不同。现代衣架大多采用挂钩式或枝叉式,衣物多以脖领处挂在衣钩上。古人衣架,包括清代五金衣架,多采用横杆形式,两侧有立柱,上下承木墩底座,两座之间有横板或横枨,立柱顶端安横梁,两端长出立柱,尽端雕出龙凤纹或灵芝或云头之类。横杆之下安中牌子,上有透雕装饰,主要起牢固作用。衣服脱下后就搭在横杆之上。另外还有一种巾架,结构与衣架基本相同,只是长度较短,且多与盆架组合,但如放在室内,也可挂衣服,可称为单人衣架。